一天十多小时宅家追剧65岁男子突发“眼中风”武汉晚报讯(通讯员裴霓裳)家住汉阳的李师傅,春节期间每天宅家追剧,有时甚至还熬夜追剧。2月4日,李师傅感觉眼前模糊,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原是视网膜动脉梗塞。今年65岁的李师傅,春节假期对电视剧着了迷,每天上午锻炼回家就开始追剧,午休时间也干脆省略了,有时甚至看到凌晨1时许,就这样
分类:发布时间:2022-02-10
教育部:继续推进“双减” 加大对隐形变异培训广州助孕查处力度
2月8日电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8日发布2022年工作要点,其中明确将继续深入推进“双减”,着力巩固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成果,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指导各地开展常态巡查、坚决关停;规范培训收费行为,加强培训预收费监管;推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立法。要点指出,要继续把“双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重中之重,巩固成果、健全机
分类:发布时间:2022-02-07
中国天气网讯今天(2月4日)是大年初四,也迎来了春天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但立春并不代表着春天的开始,今天白天受冷空气影响,北京北风渐起,阵风可达5、6级,气温下降,最高气温仅1℃,寒意逼人,公众出行需注意防风保暖。受弱冷空气影响,昨天下午,北京北风明显,12至16时,大部分地区平均风力达到3至4级,其中中心城区、海淀
分类:发布时间:2022-02-04
“运动吉尼斯”、古诗里的创意菜、三孩生育调研“双减”后的首个寒假作业,有意思!“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来了,不少中小学的寒假作业都“变脸”了,有不少又有趣又有启发的作业,有些作业还会让你惊呼“不走寻常路”。寒假运动“不躺平”,挑战运动达人校长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的孩子们收到了一份超级特别的作业——校园吉尼斯挑战赛。学校邀
分类:发布时间:2022-01-28
快过年了,往年这时急诊科也不消停。时常会出现许多因暴饮暴食、饮酒过量、狂欢娱乐过度而引发各种外伤、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故医学专家提醒,开心过年的同时,从“吃喝玩乐”四大方面学几招,别让一些“春节病”找上门。吃胃肠不适专家教你预防小妙招文/羊城晚报记者余燕红通讯员田乃伟每年的春节假期,因消化道疾病而到急诊就诊
分类:发布时间:2022-01-30
◎本报记者金凤临近春节,人们对健康、饮食等领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也给了流言可乘之机。近日,一波谣言披着学术研究或权威组织的名头混进微信朋友圈——电饭煲是肝癌“催化剂”、走路快的人要比走路慢的人平均长寿15到20年、感染幽门螺杆菌就会得胃癌、中国屯粮致全球粮荒……今天,科技日报记者就对1月谣言进行盘点,帮您拨开迷雾、寻
分类:发布时间:2022-01-28
上海1月20日电(陈静奚晓蕾姜蓉)记者20日获悉,在上海治疗了近一年,历经数次生命挑战的小佳楠出院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分管小佳楠的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程国强告诉记者,撤机失败、消化道出血、感染反复、肺动脉高压等,小佳楠的救治历程充满艰辛。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
分类:发布时间:2022-01-25
久坐玩手机后果很严重 小心血南京助孕栓病、糖尿病和肥胖症找上门
□蝌蚪君不用工作,也暂无学习任务,很多人便放任自己尽情地玩手机,打游戏、追动漫,坐着嫌累,便斜躺在床上,一玩就是一下午……最近,却爆出这样一条消息:一个九岁的小朋友久坐玩手机时,竟突发血栓病症——血栓这个词,一直都带有一定的年龄特征,似乎年纪大的人才会容易有此患病风险,没想到却发生在一个九岁小朋友身上。显然,导致这个结
分类:发布时间:2022-01-21
西宁1月19日电(记者张添福)记者19日从青海省中藏医药管理局获悉,目前,青海省已启动中藏医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青海省中藏医药管理局局长端智介绍,开展中藏医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在青海省尚属首次。中藏医学形成发展的历史规律表明,“一源多流、流派纷呈”是中藏医传承创新的基本特征,是贯穿于中藏医发展史的一个突出
分类:发布时间:2022-01-26
我国自古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的说法,这几天晚餐,家里就炖上了萝卜排骨汤,下班后从寒风瑟瑟中哆嗦着回家,喝一碗实在惬意。不过,为何总有冬天要吃萝卜的说法呢?萝卜到底有什么特别吗?冬天吃萝卜真的有特别的好处?我们就来聊聊冬吃萝卜。胡萝卜和萝卜,不是一家子说起萝卜,就不得不提胡萝卜。这俩就相差一个字,大家都
分类:发布时间:2022-01-25
“一口牙等于一辆宝马”曾经是“种牙贵”的形象比喻,未来或将成为历史。1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决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进一步降低患者医药负担。一直被诟病“种不起”的种植牙,明确将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长期被进口品牌占据的种植牙市场来说,集采能否为国产品牌带来掘金千
分类:发布时间:2022-01-22
北京时间2022年1月17日10时3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06次飞行。人民日报客户端余建斌郝明鑫【编辑:朱延静】
分类:发布时间:2022-01-19
广州助孕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在美获批开展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试验
北京1月14日电(记者孙自法)记者从中国原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的药企绿谷(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1月13日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书面通知,已批准“九七一”(英文名:SodiumOligomannate,代号:GV-971)开展治疗帕金森病的国际多中心二期临床试
分类:发布时间:2022-01-18
科技日报记者胡定坤实习记者于紫月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9日援引塞浦路斯媒体报道,塞浦路斯大学研究人员疑似在当地发现一种德尔塔与奥密克戎的重组新冠毒株,其基因与德尔塔毒株更为接近,但拥有大量奥密克戎毒株的特有变异。因此,该毒株被研究人员命名为“德尔塔克戎(Deltacron)”。塞浦路斯共和国总统新冠肺炎科学咨询委员会
分类:发布时间:2022-01-14
从纸质病历到电子病历就医便利期待更多惊喜请医院向“看病不带本”努力医保电子凭证正在普及,“看病不带医保卡”已成现实。可是在一些医院,患者依然要带“门急诊病历手册”(俗称“小蓝本”)。假如你忘了带,还得再花5毛钱买上一本。可买来的“小蓝本”上究竟写了什么?大多只能靠猜。困扰手写如同天书多半沦为摆设“本儿呢?”刚进呼吸内科
分类:发布时间:2022-01-13
全国首次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开标 预计每年节约药品费用超26亿元
本报北京1月11日电记者董蓓从国家医保局获悉,近日,湖北牵头19省联盟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开标,采购规模近100亿元。最终97家企业、111个产品中选,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据19省联盟年度需求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药品费用超过26亿元。据悉,中成药因其具有特殊性,质量难以评价且独家产品多,
分类:发布时间:2022-01-12
上海1月5日电(记者陈静)上海市卫生健康委5日披露:经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简称:上海市公卫中心)医护人员精心诊治和护理,市级专家组评估,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出院标准,于今日顺利出院。据了解,近期境外输入患者明显增多,为此上海市公卫中心及时调配了近65名医护骨干充
分类:发布时间:2022-01-11
杭州1月10日电(梁穆)“猝死”正在成为频发事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披露,中国每年死于心源性猝死(SCD)的人数估测有54.4万,每分钟约有1人出现心跳骤停,且90%发生在医院外,目前的救治成功率不到1%。为普及救护尝试,近日,小程序“救在身边”已在支付宝上线。9日,杭州市红十字会联合芝
分类:发布时间:2022-01-09
当前,绝大多数罕见病药品已经纳入医保范围,还有极少数没有纳入,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这些药品价格太高,有的罕见病药品年治疗费用定价甚至在百万元以上。罕见病药品价格应降低近些年,罕见病药品价格的逻辑基本形成——由于罕见病患者相对较少,而罕见病药品研发费用高,所以罕见病药品价格较高,产生的医疗费用较多。因此,从逻辑推演看,要减轻
分类:发布时间:2022-01-09